傅雷家书读后感开头?
《傅雷家书》是我国著名翻译家、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与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集。这些书信跨越了时间的长河,承载着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、教导与期许。阅读这部作品,我深感傅雷先生为人父的深沉情感以及对儿子成长的关注。在这篇读后感中,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。
首先,我被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感动。在这部家书中,傅雷先生不仅关心儿子的生活琐事,更关注他的成长与心理健康。他用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如何做人、做事,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位父亲无尽的爱心。
其次,我敬佩傅雷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。作为一位翻译家,他对儿子的学业要求极高,自己在信中也时常探讨文学、音乐等领域的知识。这种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,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深受启发,也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。
最后,我欣赏傅雷先生对儿子独立思考的培养。他在信中鼓励儿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,勇于承担责任。这种教育理念使我认识到,一个优秀的父亲不仅要有爱,更要引导孩子成长为独立、有思想的人。
总之,《傅雷家书》让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,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这部作品不仅是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与教导,更是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财富。希望通过这篇读后感,能够将我的感悟与更多的人分享。
如何写傅雷家书读后感?
那185篇的家书,包含着父亲对孩子事业上的引导,母亲对孩子生活上的叮嘱……那平凡朴素的言语却一次次让我感动得流下泪,我忘不了当时浮现在我眼前的场景:分别后父母充满思念的彻夜难眠、傅聪回家后父母充满喜悦的泪流满面、因长久没有收到儿子的信而担心忧郁、甚至是孩子回信中一个错别字的纠正……父母的爱大的包容一切,小的无微不至,全部体现在傅雷家书中。
傅雷家书1954年1月19日感受?
《傅雷家书》1954年1月19日感受:
1954年1月18-19日,傅聪应波兰***邀请,参加《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》并留学波兰。全家人送傅聪走后,写信给他。这封由傅雷执笔,表达全家人对傅雷的想念,一想到离家便“随时都想哭,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”,总是回忆起傅聪小时候的样子以及那些“有亏良心的事”。
大家都知道的是,傅雷对孩子一向严厉,有时候甚至有些苛刻,但随着孩子的离家,再硬的心也会柔软,甚至会想要“赎罪”。傅雷知道自己严格吗?知道。他也庆幸自己的严厉没有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。真的有没有影响且不论,但有这样的意识,就证明他对自己的反思是有的。而不是“只要我说的都是对的,我绝没有错”这样。
我觉得能向孩子展现甚至告诉他们自己的爱和脆弱是一件很好的事,虽然父母对于子女来讲是山一样的人,但展现脆弱和道歉也很重要。无论再小的孩子,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情感最强烈,我们会因为彼此感到高兴,也会感到难过。我们不能保证永远不伤别人的心,尤其是家人,但是“谢谢”“对不起”“我爱你”好像总是很难和家人说出口。因而,在这封信中,傅雷能表现出这样不舍又自责的感情,值得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