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过“母系社会”吗?
母系氏族社会也许存在过,但只是特例(如半坡遗址、姜寨遗址),而不是父系氏族社会之前的必经阶段。过去几十年,学者受到摩尔根、马克思、恩格斯民族学理论的影响,认为我国也存在一个母系氏族社会,并试图在古文献中找到依据。但更多考古证据与史学理论表明,并不存在一个大规模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。
历史学家的证据主要有几点:第一,《吕氏春秋》等文献说上古是个“知母不知父”的阶段,而且商朝的祖先最早追溯到女性祖母简狄、周朝则是是祖母姜嫄;第二,周代的姓中,比如姬、嬴、嬭(芈)、嫚、姒、妫等大量都从女字旁。
但是这些“证据”实际上不能证明母系社会存在。第一,上古的确很难知道父亲,但却可以知道父族,因为在两个氏族通婚的情况下,子女的父亲必然是母亲对方的氏族。那么只要子女从父族,即是父系不是母系;第二,姓氏制度的确立是在周代,而在甲骨文中很多“姓”是不从女字的。周代的姓也是从父而并非从母,如果表示母系出处,则用“甥”字代替。比如晋国的荀吴被称为“郑甥”。
由此可见,母系氏族社会并不广泛存在。而对这种理论更加致命一击的是,甚至父系氏族社会也并不是广泛存在。因为在摩尔根理论中的氏族社会,氏族成员都出自一个共同血缘祖先,其中不存在姻缘家庭。而根据考古发现,原始社会就存在姻亲家庭了,那么即使他们是按照父系传承,也和所谓的“父系氏族社会”是有区别的。
感谢阅读!
存在,西行路上有个女儿国。你信吗?没男人可生孩子的世界社会。若不谈社会是存在的。男人死了,女人领着孩子过日子。老婆死了男人领着孩子过日子。儿子儿媳都死了,公婆领着孙子女过日子。或佰母,叔婶,哥嫂,弟媳,领着过日子。你能把它化为什么社会吗?
谢谢邀请,
中国历史上应该是存在“母系社会”的。
所谓“母系社会”,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。时间位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,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之前,距今6000--10000年以上。中国代表性的有河姆渡人,半坡人,河套人等。
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,人类和其他动物差不多,也是群居而生,只是人类可以制造一些陶具和其他工具,并且会使用火。且不单单只***集,渔猎等还种植作物和驯化野生动物。部落内部有了一定的分工。
既然有部落,就会有首领,谁合适当首领?地位高的人。什么人的地位最高?女人。为什么?因为女人可以繁衍后代。在那个科技极度不发达的时期,婴儿的成活率很低。多生多育,用数量来解决成活率低的问题,成了唯一的选择。因此,女性在母系氏族公社里的地位很高。做首领也无不可,而且男人们通常要外出从事打猎,***等高风险的活动,生命没有保障,不适合做首领。
从一个字上也能看出生育能力的重要性,这个字就是“家”,这个字中“宀”下面那个字是“猪”的意思,寓意就是能生。而如果换成生育能力不强的“牛”,就成了“牢”了。
即使到了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,女性的地位依然很高,只是首领成了男性。而且还有了用来区分血缘的“姓”。同“姓”不通婚已经成了规矩。而“姓”成了女性的专用名词,直到秦汉。
相传,华夏民族就是从一个叫华胥氏的部落起源是,部落首领就是一个叫华胥的杰出女性,她在雷泽发现了很多巨人的脚印,她很好奇的踩了巨人的脚印,因此怀孕(履巨人足迹而孕)。后来生下了一对儿女:伏羲和女娲。后面的故事就不赘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