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怎么来的?为什么取清明二字?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,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。斗指乙(或太阳黄经达15°)为清明节气,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。这一时节,生气旺盛、阴气衰退,万物“吐故纳新”,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,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,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,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。
在二十四节气中,又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。三月建辰,春季中的最后一个月,十五天木气十五天土气。辰土有为湿土,养身注意脾胃的保养
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°时。
《岁时百问》中说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三月节……物至此时,皆以洁齐而清明矣。”
以上是清明二字由来,理解一下就是这个时刻,万物复苏,开始发芽生长,清新而又明亮。
至于这个节字,其实是3个时节糅杂而来(寒食节,上巳节、清明节气),经过历史的发展,皇权习俗影响,最终形成一个节日,命名为清明节!
【寒食节】:相传(非历史考究)是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避乱流亡国外,有一日整天未进食,非常饿,大臣介子推割了自己大腿肉煮熟了给重耳吃,重耳发现后非常感激。后回国后做了大王,重赏当初的随着落难的大臣,但唯独忘记了介子推,介子推也不邀功,带着母亲隐居去了。后被人打抱不平,重耳亲自去请介子推,但是介子推隐居绵山不出,有人出主意放火烧山,烧三面留一面,逼他出来。最后介之推也没出来,后来发现他和母亲在一株柳树下被烧死了。重耳为了纪念介之推,将他的忌日定为寒食节,这一天不许民众开火煮饭,只能吃冷食、凉拌食品。
【上巳节】: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,相传是高媒的诞辰,高媒是媒人的神,可以保佑媒人,也可以保佑男女恋爱顺利。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,是男男女女约会的节日,户外小河边游水嬉戏,看对眼了就约会,甚至钻小树林也可以。可惜流传到现在只剩下踏春这个习俗了,哈哈。
又到一年清明时,清明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。相传其俗起于西周时期。它最初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一书中曾写道:“物至此时,皆以洁齐而清明。”就是说,到了这时,天气清和明朗,草木开始萌茂。因此,民间早就有“清明谷雨两相连,浸种耕田莫迟延”的说法。
清明体现的是春天到来,对于生气到来的礼赞,同时对于过世的先灵,表示追思与纪念,以便唤醒人生尊重生命、热爱生命,注意孝养父母、和睦家庭,乃至保护地球、乐生向道。「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」(杜牧《清明》),正是道出了我们此一时节的心灵感受。
《历书》记载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正如文人墨客描写的清明时节天地物候一样“满阶杨柳绿丝烟,画出清明二月天”、“佳节清明桃李笑”。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之说。